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

发布时间:2022-03-31  来源:咸宁日报  浏览次数:17157

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是处理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国家关系的重要价值要求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,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,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,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。这些要求涵盖了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,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坚持的价值准则。

  1.爱国: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,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,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。爱国是人们对于祖国的一种深厚的依恋、爱护,以及与此相应的实际行动。爱国是最深沉、最持久的情感,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,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,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,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,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。

 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,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对接,把人生意义的提升同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相连,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、灿烂文化的认同,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;就是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,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,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。

  2.敬业: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、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职业,勤勉努力,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。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的价值态度。对劳动和工作的珍视,本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根基的珍视。敬业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,本质上就是由劳动和工作的重要地位决定的。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,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。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,也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。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,也就没有全部的人类社会生活。从古到今,始终是生产劳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。

  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”。敬业是视职业、劳动、创造、贡献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,视劳动和工作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基本途径,这是敬业价值的最高境界。在当今中国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,这个梦想到现实的转变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,需要艰苦奋斗,需要爱岗敬业。

  3.诚信:“诚于中,形于外”。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要求,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,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
  现代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,也应是诚信有序的社会;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,更应是信用经济。“徙木立信”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,为了取信于民,派人在城中整立一木,说谁能将此木搬到城门,赏赐十镒黄金,民众无人相信,后来把赏赐加到五十镒黄金,有人试着把术头搬到城门,果然获赏五十镒黄金。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失去诚信,个人就会失去立身之本,社会就会偏离运行之轨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,就是要以诚待人、以信取人,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、做老实人。要激发真诚的人格力量,以个人的遵信守诺,构建言行一致、诚信有序的社会;激活宝贵的无形资产,以良好的信用关系,营造“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”的风尚,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
  4.友善:友善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。友善要求人们善待亲友、他人,对社会抱有善意,与自然和谐共处。善待亲人以和谐家庭关系,善待朋友以凝结牢固的友谊,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,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形成和谐的自然生态。

  友善是公民优秀的个人品质,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,更是维护健康良好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。无论身处哪个阶层、从事哪个行业,友善都是公民应当积极倡导的基础性的价值理念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,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地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,各种社会矛盾凸显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,是缓解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秩序、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。

  “友”在甲骨文中像两只手,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援手,因此其本意是帮助。“善”字由一个“羊”字和一个“言"字组成;羊是古祥的代表,言是讲话,因此其本意是吉祥的话语。两者结合起来,意思就是像朋友一样善良,寓意是互相帮助和互相祝福。具体来说,友善表现为待人平等、待人如己、待人宽厚和助人为乐四个基本方面。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,让世界充满爱,是友善的理想境界。